D-2-6-111-05-03特教之夜: 【不完美也沒關係-接納我的動態特質】

活動編碼 

D-2-6-111-05-03 個人成長

類別  

生命

活動名稱

特教之夜:

【不完美也沒關係-接納我的動態特質】
參加人數   24人
時間

自111年05月03日18時00分

至111年05月03日20時00分

地點

Teams線上

主辦單位

學務處心諮中心


 
 
※活動內容:

()使一般師生認識ADHD特質,增進同儕相處之道及提供師長輔導策略

()協助ADHD特殊生更了解自我,探索優勢能力適性發展生涯

()推廣成人階段情緒知能,透過體驗教育,學習情緒及人際技能

※活動心得:

 你是否曾經或現在有不斷分心無法長期專注的困擾呢? 還是從小就容易因好動衝動而與大家格格不入? 以上大哉問就讓這學期特教之夜來一揭神秘面紗! 究竟這些特質與我們常聽到的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」有甚麼關係,及我們可能如何與這樣的朋友、家人或治療對象相處互動? 今晚邀請到資深諮商心理師-楊婉琳老師為大家主講,琬琳老師長期關注於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問題、壓力適應及生涯發展,近年來研發出一套專為孩童設計的情緒桌遊<怪獸來了!>,邊玩邊學情緒,透過角色扮演進入各種情緒事件,蒐集不同情緒寶石,與夥伴玩家共同打敗情緒怪獸。

    在DSM-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,詳細列出了ADHD的診斷標準,同學們在線上也一起做了簡單的自我檢測,雖有部分同學達到了注意力不足指標,但實際上是否確診是需要經過心理、醫療及特教的嚴密評估才能定義。因此琬琳老師並非要帶大家探討自己是否疑似有這個症狀,而是從「優勢觀點」及「支持系統」的角度切入,以更富含同理心的眼光接納自己與他人的不完美。

    美國精神科醫生、社會觀察家Thomas Hartmann,提出一套生動比喻-「獵人與農夫」的人格特質理論。琬琳老師邀請大家閉上眼睛,想像自己身為一名獵人漫步在森林中,聆聽蟲鳴鳥叫的背景音樂: 我們獵人一族勇敢、活動力強、有冒險精神,可勝任開拓荒野;有創造力,能製造打獵工具;感官力強,敏銳察覺各種動物蹤跡,又耳聽八方、眼觀四方,能在發現獵物時立即行動;除了打獵,更是天生的藝術家,在音樂、美術、陶藝、舞蹈等等都難不到我們...但人類進化到農業或工業社會後,獵人變得格格不入,長處變短處,被要求在農工社會裡討生活,被要求進入「農夫學校」的教育的制度,當一位稱職的農夫。

    「農夫學校」也就是現代普遍教育環境,長時間在室內授課、偏重語言及數理智商,若表現不佳就認為學習有問題,需協助加強到主流標準,強調符號學習、記憶、重覆練習等填鴨方式、以考試及分數為評量標準。而獵人在此環境學習,結果是苦不堪言,甚至被視為異類。所以所謂ADHD患者或有其特質者才會常被社會標籤為有行為問題,其實是社會誤解了他們,他們是獵人的後裔,只是未能在墨守成規的社會制度中發揮自身能力。若了解以上比喻,我們可給予自己多點自信,給予他人多點諒解,只要找到對的發揮方式跟優勢領域,平行時空下,獵人與農夫都值得被欣賞肯定!

    對馬偕學生來說,不只在校園中會遇到類似獵人的同儕,更會在實習過程碰到患有ADHD的小朋友個案。除了積極聆聽、同理陪伴外,我們更可以為他們尋求系統支持,協助師長了解性格特徵,讓專業心理師及特教老師進行個別輔導,以及鼓勵穩定就醫用藥,各方面的支持並不是要把獵人「變成正常人」,而是希望獵人有穩定的情緒認識自我、融入多元社會,找到屬於自己的森林,接納獨一無二的動態特質,甚至發揮天賦創造出無限可能!

※活動照片:      

 1
同學專心參與線上講座及互動回應
2
從冰山理論了解溝通底下的渴望